“narcissist”意为“自恋者;自我陶醉者”,通常指那些极度自我中心、过度关注自己且对自身形象和能力有不合理高评价的人。在用法上,它既可作名词直接指代这类人,也可在描述相关行为或性格特征时作为修饰成分使用,常见于心理学讨论、日常社交评论以及文学创作中。
“narcissist”源自希腊神话中那喀索斯(Narcissus)的故事。那喀索斯是一位美少年,他爱上了自己在水中倒影,最终因痴迷而化作水仙花。由此,“narcissist”一词衍生出来,用来形容那些极度自我欣赏、自我中心,且往往忽视他人感受和需求的人。这类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过度自我关注:他们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对自己的外貌、能力、成就等方面有着过高的评价。
缺乏同理心:难以理解或感受他人的情绪和需求,对他人的困境往往漠不关心。
需要持续关注:渴望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可能会感到沮丧或愤怒。
1、 作为名词:
“narcissist”最直接的用法就是作为名词,指代具有自恋特征的人。例如:“He's such a narcissist that he never listens to anyone else's opinions.”(他是个自恋狂,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2、 在描述中的用法:
除了直接指代人,“narcissist”还可以用来描述与自恋相关的行为或性格特征。虽然“narcissist”本身是名词,但在某些语境下,其概念可以被融入形容词或动词短语中,以更灵活地表达意思。不过,更常见的是使用与“narcissist”相关的形容词,如“narcissistic”(自恋的)来修饰名词或作为表语。例如:“She has a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她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在描述具体行为时,可以说:“His narcissistic behavior often alienates his colleagues.”(他的自恋行为常常让同事们疏远他。)
3、 在特定语境中的用法:
在心理学讨论中,“narcissist”常被用来分析个体的性格特征或心理障碍。
在日常社交评论中,人们可能会用“narcissist”来形容那些过于自我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人。
在文学创作中,“narcissist”常被用作塑造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角色,以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