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veler”是名词,意为“谄媚者;卑躬屈膝者;奴颜婢膝者”,指那些为获得好处或避免惩罚而极度卑微、奉承他人的人。其用法主要是作为名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等成分,可与一些动词、形容词搭配使用,也可出现在一些常见表达中。
“groveler”源自动词“grovel”,意思是“匍匐;趴伏;卑躬屈膝地行事;谄媚”。当它变成名词“groveler”后,就用来指代那些表现出这种卑微、谄媚行为的人。这类人往往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获取利益、避免惩罚、赢得他人好感等,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对他人过度奉承、讨好。
作为句子成分
主语:在句子中,“groveler”可以作为主语,表示进行谄媚、卑躬屈膝行为的人。例如:The groveler always tries to please everyone.(这个谄媚者总是试图取悦所有人。)在这个句子中,“the groveler”是主语,描述了某个具有谄媚特征的人的行为。
宾语:它也可以作为宾语,接受动词的动作。例如:I don't like to be around such a groveler.(我不喜欢和这样一个谄媚者在一起。)这里“such a groveler”是“be around”这个短语的宾语,说明了“我”不喜欢与之相处的对象。
搭配使用
与动词搭配:可以和一些表示动作的动词搭配,进一步描述“groveler”的行为。例如:The groveler kowtowed to his boss.(这个谄媚者向他的老板磕头行礼。)“kowtow”是“磕头;奉承”的意思,与“groveler”搭配,生动地展现了谄媚者的行为。
与形容词搭配:能和一些形容词搭配,修饰“groveler”的特征。例如:He is a pathetic groveler.(他是个可怜的谄媚者。)“pathetic”表示“可怜的;可悲的”,用来形容这个谄媚者的状态。
常见表达
在一些语境中,可能会用到一些包含“groveler”的常见表达来强调某种态度或行为。例如:Don't be a groveler, stand up for yourself.(别做谄媚者,要为自己挺身而出。)这句话鼓励人们要有自尊,不要过度卑微地去讨好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