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nch”作为动词,意思是“私刑处死;以私刑处决”,通常用于描述未经法律程序,由一群人非法对被怀疑犯罪的人进行暴力杀害的行为。其用法较为单一,主要是及物动词用法,在句中可作谓语,需注意时态、语态变化以及搭配的宾语类型。
“lynch”源自美国历史上一位名叫查尔斯·林奇(Charles Lynch)的法官。在独立战争期间,林奇法官对一些亲英分子进行了未经正式法律程序的审判和惩罚,后来这种未经合法司法程序、由民众自发组织对被怀疑有罪的人进行暴力处决的行为就被称为“lynch”,即“私刑处死;以私刑处决”。
及物动词用法:
“lynch”是及物动词,后面直接接被私刑处决的对象(人)作宾语。例如:
The angry mob threatened to lynch the suspected thief.(愤怒的人群威胁要私刑处死那个被怀疑是小偷的人。)在这个句子中,“the suspected thief”就是“lynch”的宾语,表明愤怒人群要对这个被怀疑是小偷的人实施私刑。
句子时态方面,和一般动词一样,有各种时态变化。如一般现在时“He sometimes lynches criminals in his dream.”(他有时在梦里私刑处死罪犯,这里是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一般过去时“They lynched the prisoner yesterday.”(他们昨天私刑处死了那个囚犯);一般将来时“They will lynch him if they catch him.”(如果他们抓住他,就会私刑处死他)。
语态上,有被动语态形式。例如:“The man was lynched by the enraged villagers.”(这个男人被愤怒的村民私刑处死了。)这里“was lynched”就是被动语态,强调这个男人是私刑行为的承受者。
常见搭配与语境:
“lynch”通常用于描述比较极端、不公正且非法的暴力行为场景,多出现在新闻报道、历史研究、文学作品中关于社会动荡、法律缺失或不公正的情节描述里。例如在一些历史事件中,种族主义盛行时,某些种族群体可能会对被他们怀疑有不良行为的其他种族成员进行私刑处决,这时新闻报道里就可能出现“lynch”这个词来描述这种暴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