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yonic”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重子的;由重子组成的”,主要用于描述与重子这一亚原子粒子类别相关的物质或现象,在物理学、天文学等领域使用,常修饰名词或出现在专业术语中。
“baryonic”源自“baryon”(重子),重子是一类亚原子粒子,包括质子和中子等。所以“baryonic”最基本的意思就是与重子相关的,表示“重子的;由重子组成的”。
修饰名词:在科学文献、研究报告以及科普文章中,“baryonic”常用来修饰名词,以明确指出所讨论的物质或现象与重子有关。例如:
“baryonic matter”(重子物质):指的是由重子组成的物质,在宇宙中,我们日常所见的普通物质,如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等,大部分都属于重子物质。与重子物质相对的是暗物质,暗物质不与电磁力相互作用,目前尚未直接探测到其基本粒子成分,但通过引力效应可知其存在,且其质量远大于重子物质。
“baryonic gas”(重子气体):指由重子构成的气体,在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研究中,重子气体的分布和运动对于理解星系的结构和演化过程至关重要。
用于专业术语:在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专业领域,“baryonic”会出现在一些特定的术语中。例如:
“baryonic acoustic oscillations”(重子声学振荡):这是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在宇宙早期,重子和光子紧密耦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声波的振荡系统。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重子逐渐与光子分离,这些振荡在宇宙物质分布中留下了特征性的印记,通过对星系分布的观测可以检测到这种印记,从而为研究宇宙的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baryonic dark matter”(重子暗物质):虽然目前普遍认为暗物质主要由非重子粒子组成,但也有理论提出可能存在一部分重子暗物质。重子暗物质可能是由一些难以直接观测到的重子物质组成,如某些不发光的大质量致密天体(MACHOs,Massive Compact Halo Objects),包括黑洞、中子星、褐矮星等。不过,目前的观测结果对重子暗物质在暗物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有严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