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cissa”是一个数学术语,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轴上的数值,即某点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原点的位置。其用法主要出现在数学、物理等科学领域的专业文本中,用于精确描述点的位置或参与相关计算。
“abscissa”源于拉丁语,读音为英式[æb'sɪsə];美式[æb'sɪsə] ,它特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的值。在二维坐标系里,每一个点都可以用一对有序的实数(x, y)来表示,其中x就是该点的abscissa(横坐标),y则是纵坐标(ordinate)。例如,点(3, 5)的横坐标(abscissa)就是3,纵坐标就是5。
1、 学术定义与描述
在数学教材、研究论文等专业文献中,“abscissa”常用于严格定义点的位置。比如在解析几何中,研究直线、曲线方程时,会频繁用到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概念,“abscissa”能准确表达横坐标这一概念,使表述更加专业和精确。例如:“The equation of the line is y = 2x + 1, where x represents the abscissa and y represents the ordinate.”(这条直线的方程是y = 2x + 1,其中x表示横坐标,y表示纵坐标。)
2、 数据图表分析
在绘制和分析数据图表时,“abscissa”可用于明确指出横轴所代表的变量。比如在绘制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时,横轴(abscissa)通常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气温。可以这样描述:“In the line chart showing the temperature change over time, the abscissa represents time in hours, and the ordinate represents temperature in degrees Celsius.”(在展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小时),纵坐标表示气温(摄氏度)。)
3、 物理与工程领域
在物理和工程学科中,涉及运动、力学等问题时,也常用到“abscissa”来描述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或位移。例如在研究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时,可以设定一个坐标系,物体的横坐标(abscissa)随时间的变化就反映了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情况。可以说:“In the study of uniform linear motion, the change of the object's abscissa with time represents its horizontal displacement.”(在研究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横坐标随时间的变化反映了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