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obey”是动词,意为“不服从;违抗;不遵守”,常用来描述违背权威、规则、命令等行为。其用法多样,可用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搭配不同的介词和宾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含义。
“disobey”由前缀“dis-”(表示否定、相反)和动词“obey”(服从;遵守)组成,基本意思是“不服从;违抗;不遵守”,强调不按照要求、指示、规则等去做。例如:The soldier disobeyed the order and faced severe punishment.(这个士兵不服从命令,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1、 主动语态
直接加宾语:表示某人不服从某个对象(人、规则、命令等)。
例如:The children often disobey their parents.(孩子们经常不服从他们的父母。)这里“their parents”是“disobey”的宾语,表示不服从的对象。
再如:It is wrong to disobey the traffic rules.(违反交通规则是不对的。)“the traffic rules”是宾语,说明不服从的是交通规则。
与介词搭配
“disobey sb. in sth.”:表示在某事上不服从某人。
例如:He disobeyed his teacher in class.(他在课堂上不服从老师。)“in class”表明是在课堂这个情境下,“his teacher”是不服从的对象。
2、 被动语态
当“disobey”表示的行为是承受者时,可以使用被动语态。结构为“be + disobeyed + by + 执行者”。
例如:The law was disobeyed by many people.(法律被很多人违反。)这里“the law”是动作的承受者,“many people”是执行者,即违反法律的人。
3、 在句中的位置
“disobey”可以作为句子的谓语动词,根据句子的时态和语态进行相应的变化。
例如:She disobeyed the rules yesterday.(她昨天违反了规则。)这是一般过去时的主动语态句子,“disobeyed”是谓语动词。
又如:The rules have been disobeyed.(规则已经被违反了。)这是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句子,“have been disobeyed”共同作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