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ody”主要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名词意为“滑稽模仿作品;拙劣的模仿;滑稽改编的乐曲”;动词意为“滑稽模仿;拙劣地模仿”。其用法多样,名词可作主语、宾语等,动词可作谓语,有不同时态和语态形式。
名词:
“parody”作为名词时,最常用的意思是“滑稽模仿作品”,指的是通过模仿原作的风格、形式或内容,但以一种夸张、荒诞或幽默的方式进行改编,以达到讽刺、娱乐或其他目的的作品。例如,一部电影模仿经典电影的情节和风格,但加入了很多搞笑的元素,就可以说这部电影是一部“parody”。
它还可以表示“拙劣的模仿”,强调模仿的质量不高,只是简单地复制,没有真正掌握原作的精髓。比如,某个初学者模仿名家的绘画风格,但画得并不像,就可以说这是一种“parody”。
在音乐领域,“parody”可以指“滑稽改编的乐曲”,即对已有的乐曲进行改编,使其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动词:
“parody”作为动词时,意思是“滑稽模仿;拙劣地模仿”。它描述的是一个人或事物对另一个人或事物进行模仿的行为,这种模仿通常带有幽默、讽刺或调侃的意味。例如,一个喜剧演员在表演中滑稽模仿一位名人的说话方式和举止,就可以说他在“parody”这位名人。
名词用法:
作主语:“The parody of the famous novel was a huge success at the box office.”(那部对著名小说的滑稽模仿作品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这个句子中,“parody”作为主语,表示滑稽模仿作品这一事物。
作宾语:“He wrote a parody of a well - known poem.”(他写了一首对著名诗歌的滑稽模仿作品。)“parody”在这里作“wrote”的宾语,是动作的对象。
动词用法:
一般现在时:“She often parodies her teacher in class.”(她经常在课堂上滑稽模仿她的老师。)这里“parodies”是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描述经常发生的动作。
一般过去时:“He parodied the president's speech yesterday.”(他昨天滑稽模仿了总统的演讲。)“parodied”是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
被动语态:“The famous painting was parodied by many artists.”(这幅著名的画被许多艺术家滑稽模仿过。)“was parodied”是被动语态的结构,强调动作的承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