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octrinate”意为“向……灌输(思想、信仰等);教化;使信奉”,是一个及物动词,通常用于描述强制或系统地让某人接受某种特定的思想、信仰或观念体系。其用法包括直接接宾语、与介词搭配以及用于被动语态等,在正式或学术语境中较为常见,使用时需注意其带有一定负面或中性的倾向性,避免在不当语境中误用。
“indoctrinate”源于拉丁语“indoctrinare”,意为“to teach”(教导)。在现代英语中,它主要指通过反复的教导或训练,使某人接受并内化某种特定的思想、信仰、观念或意识形态,通常这种灌输是带有一定强制性或系统性的,可能并不考虑接受者的个人意愿或批判性思考。例如,在宗教、政治或教育领域,有时会出现对信徒、选民或学生进行某种特定思想灌输的情况。
1、 直接接宾语:
“indoctrinate”可以直接接一个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作为宾语,表示向某人灌输某种思想或信仰。
示例:The government tried to indoctrinate the young people with nationalist ideas.(政府试图向年轻人灌输民族主义思想。)
2、 与介词搭配:
“indoctrinate”常与介词“with”搭配,表示“用……向某人灌输”。
示例:The cult leader indoctrinated his followers with extreme beliefs.(邪教领袖用极端信仰向信徒灌输思想。)
3、 用于被动语态:
“indoctrinate”也可以用于被动语态,表示某人被灌输某种思想或信仰。
示例:The children were indoctrinated from a young age with religious dogma.(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宗教教义。)
4、 在句子中的位置:
“indoctrinate”通常作为谓语动词出现在句子中,后面可以接宾语或宾语补足语。
示例:The teacher attempted to indoctrinate the students with his own political views.(老师试图向学生灌输他自己的政治观点。)
倾向性:虽然“indoctrinate”本身并不直接带有贬义,但在许多语境中,它暗示了灌输过程的强制性或系统性,可能并不考虑接受者的个人意愿或批判性思考。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其是否带有负面色彩。
正式性:该词在正式或学术语境中较为常见,在日常口语中可能不常用。
避免误用:在使用“indoctrinate”时,需要确保其符合语境和表达意图,避免在描述正常的教育或思想交流时误用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