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zzlement”是名词,意为“侵占;贪污;挪用公款”,指受托人非法占有受其保管的他人财物。用法上,它常作为法律术语出现在正式的书面文件、法律条文、新闻报道以及学术研究中,可作主语、宾语,在句子中可搭配动词、介词短语等。
“embezzlement”源自动词“embezzle”,意思是“侵占;贪污;挪用公款”,通常指受托人(如公司员工、财务人员等)非法占有受其保管的他人财物,如资金、财产等。这种行为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 作为主语
在句子中,“embezzlement”可以直接作主语,表示“侵占、贪污或挪用公款的行为”。
例如:Embezzlement is a serious crime that can lead to long - term imprisonment.(侵占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可能导致长期监禁。)
2、 作为宾语
它也可以作宾语,接受动词的支配。
例如:The accountant was accused of embezzlement.(这位会计被指控侵占公款。)
3、 搭配用法
动词搭配:常与一些表示“指控”“调查”“发现”等动作的动词搭配。
例如:The police are investigating a case of embezzlement.(警方正在调查一起侵占公款案。)
介词短语搭配:
“in connection with embezzlement”(与侵占行为有关)
例如:Several employees were fired in connection with embezzlement.(几名员工因与侵占行为有关而被解雇。)
“on charges of embezzlement”(以侵占罪被起诉)
例如:He was arrested on charges of embezzlement.(他因被指控侵占公款而被捕。)
4、 使用场景
法律文件:在法律条文、起诉书、判决书等法律文件中,“embezzlement”是一个常用的术语,用于明确描述犯罪行为。
新闻报道:在报道涉及企业、政府机构等内部的财务违规或犯罪事件时,会使用该词来准确传达信息。
学术研究:在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中,探讨企业财务舞弊、腐败现象等问题时,“embezzlement”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和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