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able”是一个形容词,主要意思是“可防守的;站得住脚的;能维持的”。在用法上,它常用于描述观点、立场、论点、理论、局势等具有合理性、可持续性或可防御性,可作定语或表语,在正式书面语和学术语境中使用较为频繁。
可防守的:在军事或防御相关的语境中,“tenable”可用来描述一个阵地、位置或防线是能够被有效防守的。例如,在讨论一场战争中的战略布局时,可能会提到某个据点“is not tenable”(无法防守),意味着这个据点容易受到攻击,防守方难以长期坚守。
站得住脚的;合理的:在日常和学术讨论中,“tenable”更常用来形容观点、立场、论点或理论具有合理性,能够经受住质疑和挑战。比如,在学术辩论中,一个论点如果“is tenable”,就说明它有充分的依据和逻辑支持,不是一个轻易就能被推翻的观点。
能维持的;可持续的:还可以用来描述一种局势、状态或生活方式等是能够持续下去的。例如,在讨论经济发展模式时,可能会说某种模式“is not tenable in the long run”(从长远来看是不可持续的),意味着这种模式存在内在的问题,无法长期保持。
作定语:当“tenable”作为定语时,通常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用来描述该名词的特征或属性。例如:
“The tenable position on the hill gave the soldiers an advantage.”(山上那个可防守的位置给了士兵们优势。)在这里,“tenable”修饰名词“position”,说明这个位置具有可防守的特点。
“He presented a tenable argument in the debate.”(他在辩论中提出了一个站得住脚的论点。)“tenable”修饰“argument”,表明这个论点具有合理性。
作表语:当“tenable”作为表语时,通常跟在系动词(如“be”“seem”“appear”等)之后,用来描述主语的状态或性质。例如:
“His theory seems tenable.”(他的理论似乎站得住脚。)这里“tenable”是系动词“seems”的表语,描述“theory”的状态。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not tenable.”(目前的情况无法维持。)“tenable”作“is”的表语,说明“situation”的性质。
“tenable”是一个较为正式的词汇,在书面语和学术语境中使用较为频繁。在正式的报告、论文、新闻评论以及学术讨论中,经常会看到用“tenable”来描述各种观点、理论或局势。而在日常口语交流中,虽然也可以使用,但相对较少见,人们更可能会用一些更简单、更口语化的表达来传达类似的意思,比如“reasonable”(合理的)、“sustainable”(可持续的)、“defensible”(可辩护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