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y”是一个形容词,主要意思是“血淋淋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的”,常用于描述与暴力、死亡、伤害等相关的血腥或恐怖场景。其用法较为灵活,可作定语修饰名词,也可在句中作表语,用于正式或非正式语境。
血淋淋的:这是“gory”最常见的含义,用来形容场景、画面或事物充满了大量的血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例如在描述一场激烈的战斗场景时,可以说“The battlefield was filled with gory scenes of wounded and dead soldiers.(战场上到处都是受伤和阵亡士兵的血淋淋的场景。)”
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的:除了字面上的血腥含义,“gory”还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让人感到极度恐惧、害怕的情境,不一定与实际的血液有关,但能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感。比如一部恐怖电影中有很多惊悚的画面,就可以说“The movie is full of gory images that will make your hair stand on end.(这部电影充满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会让你毛骨悚然。)”
作定语:修饰名词,说明所修饰名词的特征或性质。例如:
“a gory murder”(一起血淋淋的谋杀案),这里“gory”用来描述“murder”(谋杀案)的性质,突出谋杀案的残忍和血腥。
“gory details”(血淋淋的细节),说明“details”(细节)具有血腥、恐怖的特点。
作表语:用于系动词之后,描述主语的状态或特征。例如:
“The scene in the horror movie was gory.(这部恐怖电影中的场景很恐怖。)”这里“gory”描述了“scene”(场景)的状态。
“The story he told was so gory that I couldn't sleep at night.(他讲的故事太恐怖了,以至于我晚上都睡不着觉。)”此句中“gory”描述了“story”(故事)的特征。
“gory”可以在正式和非正式的语境中使用。在正式的文学、新闻报道等场合,用于准确描述一些暴力、血腥的事件;在非正式的口语交流中,也常被用来形容一些恐怖、吓人的经历或事物。不过,由于其含义较为强烈和负面,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对象谨慎选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冒犯或不适。